9月26日上午10时,内黄县陶瓷园区清洁工业燃气集中制气项目点火烘炉仪式隆重举行。 内黄县委常委、常务副县长王磊;副县长刘振;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段希斌、侯国希;河南省陶瓷行业绿色发展协会秘书长李成锋及县有关部门负责人、陶瓷企业代表、承建方代表出席了仪式。 内黄县清洁工业燃气集中制气项目的点火烘炉,标志着内黄陶瓷产业园区建陶企业将正式“集中供气”,迈入清洁化生产时代,在内黄建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。 采用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 符合国家“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”政策 内黄是河南最大、北方重要的建陶生产基地,现有各类瓷砖生产线23条,年产能3亿平方米。近年来,在全国建陶行业“煤改气”的浪潮下,鉴于天然气极度短缺的现状,内黄县一直致力于破解建陶企业能源瓶颈、实现清洁生产之路。 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,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第十二类建材类第四项鼓励“陶瓷集中制粉、陶瓷园区清洁煤制气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”,内黄县最终选择集中制气。 2019年9月,内黄县与国家级规划设计单位中国五环(原化工部第四设计院)达成协议,采用先进的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进行集中制气,该技术的先进性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焦油、酚类物质、废水等污染物,符合“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”政策,同时解决煤炭指标与环保审批两大难题。 年产清洁工业燃气24亿Nm³ 可满足园区全部建陶企业生产用气 内黄县陶瓷园区清洁工业燃气集中制气项目总投资10.3亿元,占地面积162亩,被纳入“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”。2020年4月开工建设,期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、特大暴雨、秋冬季管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仅用了1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21个月的建设周期。 据河南省陶瓷行业绿色发展协会秘书长李成锋介绍,内黄县陶瓷园区清洁工业燃气集中制气项目设计年产清洁工业燃气24亿Nm³,热值1350Kcal/Nm³,折合天然气热值3.96亿立方米,年产值约8.5亿元,可满足内黄陶瓷产业园区所有建陶企业清洁工业燃气供应。 据了解,经过近期试运行后,10月份将集中向企业供气。 达到A级企业清洁能源标准 建陶企业生产可不受秋冬季管控影响 内黄县陶瓷园区清洁工业燃气集中制气项目,将集中供应的清洁燃气置换企业的自制煤气,将分散的污染源集中预先处理,将极大地提升高能耗产业集聚区的清洁生产能力。 集中制气项目生产的清洁工业燃气可达到二类天然气标准,在重污染天气建陶行业应急管控中,“内黄陶瓷产业园区集中管道煤制气”被定为A级企业清洁能源燃料使用标准。 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,内黄建陶企业将不受大气管控影响,秋冬季照常可以生产。 集中制气项目所用燃料为兰炭和煤炭,预计可每年为内黄陶瓷园区减少颗粒物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排放总量860吨左右,整体减幅占园区年排放总量的35%; 其中,二氧化硫排放量能减少95%以上;减少固废约10万吨,同时,还将大幅减少无组织排放和移动污染源,有效减少区域污染物排放,真正达到节能、降耗的目标,使集中供气不仅实现内黄产区清洁化生产,更成为内黄建陶产业迈向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。 首创“众筹”投资模式 为建陶生产基地能源改造提供了有益参考 鉴于集中制气项目技术要求高、投资体量大等原因,资金不足成为项目建设最大的难题。内黄县政府及建陶企业创新思维,在建陶产业能源改造中首创“众筹”投资模式。 以全县建陶企业为主导成立了安阳瑞美达清洁能源有限公司,政府平台公司入股,其它股份由用气企业“众筹”投资,各建陶企业既是项目股东,又是项目产品客户,充分保证产销平衡; 同时,项目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给建陶企业供气,在保证企业盈利的同时,又降低了建陶企业的能源成本。 建陶行业能源改造“众筹”投资模式为国内首创,不但解决了项目建设所需资金,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;而且实现了能源更新、股权收益、降低成本的三赢。 对此,业内人士表示,内黄的能源改造投资模式对于建陶行业是一种创举,尤其是在“煤改气”浪潮、煤和天然气价格暴涨的形势下,由建陶企业集合自身力量进行集中能源提升,为全国建陶生产基地彻底解决困扰发展的能源和环保等瓶颈问题,是一种可复制、可借鉴的模式。 (文章转自陶瓷信息) |